煤炭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实施办法 |
文号:煤审字[1998]第68号 发文日期:1998-02-18 阅读次数:3581次 |
发文单位:煤炭工业部 编辑:Linda |
|
|
第一条 为规范煤炭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监督工作,保证审计质量,根据《煤炭行业内部审计工作暂行规定》第十九条,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煤炭企业,是指国有独资、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的煤炭企业。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保护财产安全和完整,确保会计数据真实可靠,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保证经营方针和目标的实现,而对经济活动进行组织、制约、考核和调节的总称。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内部控制审计,是指煤炭内部审计机构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可靠性、有效性和效率性进行的审计监督。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内部控制审计,促进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确保会计报表的可靠性,经营管理的有效性和经营活动遵循各种法规的合法性。 第五条 对企业机构设置、人员分工内部控制进行审计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 1、审查企业各部门、各环节、各层次分工及机构设置是否合理、有效,有无自动检查和纠正功能。 2、审查企业是否按照职务分离的原则,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各项经济业务授权、经办、核准、执行、记录等步骤的职务是否恰当分离,相互牵制作用是否有效。 第六条 对企业授权批准内部控制进行审计监督的主要内容是,审查企业是否建立健全了授权批准管理控制制度,各部门、各层次和各分支机构以及有关人员是否按授权和批准执行经济业务。 第七条 对企业文件记录内部控制进行审计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 1、审查企业各部门、各级管理人员的任务、职权和责任以及企业所有的方针和工作程序是否以书面形式予以明确,企业内部组织图、岗位说明、经济业务系统流程图是否合理、健全、有效。 2、审查企业会计记录制度是否符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会计记录是否真实、恰当地反映了经济业务的发生、处理和结果。 第八条 对企业实物保护内部控制进行审计监督的主要内容是,审查企业限制接触财产、定期盘点、记录保护、资产保险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第九条 对企业职工管理内部控制进行审计监督的主要内容是,审查企业招聘程序、作业标准、培训计划、考核奖惩和工作轮换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第十条 对企业计划预算内部控制进行审计监督的主要内容是,审查企业计划预算制度的健全性和企业计划预算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第十一条 对企业业绩报告内部控制进行审计监督的主要内容是,审查企业业绩报告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企业业绩报告内容是否简明易懂、及时、完整、准确。 第十二条 对企业内部审计控制进行审计监督的主要内容是,审查企业是否建立健全对经济业务活动和职能部门运行的内部审计监督制度。 第十三条 对企业销售业务内部控制进行审计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审查企业定货合同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检查企业所签订的定货合同是否合法、完整。 (二)审查企业销售折扣、销售折让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检查企业销售折让、销售折扣业务处理程序和控制措施是否合理、恰当。 (三)审查企业产品发运单编制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检查企业产品发运单的完整性、有效性。 (四)审查企业仓储、运输部门发货业务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检查企业实际发货品种、数量、金额是否及时登记,发货手续是否完善并妥善保管。 (五)审查企业销售发货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检查销货发票开出的依据,销货发票数量、单价、金额是否与发货通知单或与完成劳务数量、金额相符。 (六)审查企业收款业务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检查企业是否完整地记录各种收入。 (七)审查企业应收帐款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检查应收帐款记录、核对、分析、催收、调整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企业有无虚列收入或不能收回的应收帐款。 (八)审查企业退货理赔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检查企业对用户退回货物记录、接收、调查、理赔、帐目调整是否经过审核和被授权人批准。 (九)审查企业营业收入预算审核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检查企业营业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第十四条 对企业物资管理业务内部控制进行审计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审查企业材料消耗计划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检查企业编制主要原材料消耗定额和辅助材料消耗计划执行情况。 (二)审查企业物资采购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检查企业物资采购计划、采购合同、验收入库、在途材料清查等业务处理程序和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 (三)审查企业储存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检查企业物资储备定额,库存物资保管、维护保养,物资盘存以及盘盈盘亏处理等业务处理程序和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 (四)审查企业物资发出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检查企业物资发出审批、记录、复核手续是否完备;稽核控制是否有效。 第十五条 对企业生产过程内部控制审计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审查企业产品计划管理控制制度,检查企业是否根据“以销定产”的原则,以及企业经济资源、生产能力,确定生产任务,编制生产计划、成本计划。生产计划、成本指标是否层层分解到各个部门予以实施和考核。 (二)审查企业生产进度控制制度,检查企业投入进度、产出进度,在制品管理和工序进度控制的有效性,是否保证了企业生产均衡、有序进行。 (三)审查企业产品质量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检查企业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服务质量控制的有效性。 (四)审查企业成本费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1、审查企业目标成本费用控制程序和措施,检查企业成本、费用计划的执行情况。 2、审查企业成本费用支出控制程序和措施,检查企业成本费用支出审批、记录、稽核等手续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3、审查企业成本费用计算、归集、分配控制程序和措施,检查企业成本费用计算方法正确性、内容真实性。 4、审查企业成本费用分析制度,检查企业是否定期对成本费用进行分析,制定的成本费用降低措施是否合理、有效。 第十六条 对企业人事、工资内部控制进行审计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审查企业人事、工资决策及计划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二)审查企业用工合同签订、工资定级与变动、记录保管以及人员考核等控制程序和措施的有效性。 (三)审查企业考勤记录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检查企业考勤原始记录控制措施是否严密、有效。 (四)审查企业工资计算单审核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检查企业工资单审核、计算、汇总业务等程序和控制措施是否有效。 (五)审查企业工资发放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检查企业工资单、工资汇总表是否经过审核,签发支票是否经过授权批准。 (六)审查企业工资记录和分配工资费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检查企业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记录是否完整,工资分配是否准确。 (七)审查企业劳动力利用效率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检查企业劳动力利用效率指标的确定是否先进、合理,是否坚持了分析制度,制定的改进人事工资计划和决策以及改进管理措施是否有效。 第十七条 对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进行审计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审查企业资金预算审批制度的健全性,检查企业货币资金预算、计划编制是否准确、可靠。 (二)审查企业现钞收入、汇款单收入、支票收入的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检查企业货币资金是否全部入帐,手续是否完备。 (三)审查企业货币资金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检查企业货币资金支出审批、记录、稽核、盘存手续是否严密、有效。 (四)审查企业银行往来帐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检查企业银行对帐单核对、保管,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编制、审核业务处理程序和控制措施是否严密、有效。 第十八条 对企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内部控制进行审计监督主要内容包括: (一)审查购建企业固定资产、形成无形资产支出预算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检查企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支出预算与生产经营能力规划是否相适应,预算是否经过可行性论证,预算执行审查批准手续是否完备。 (二)审查企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取得的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检查企业固定资产购置、无形资产形成,以及资产的计价、购置计划、审批、验收、记录是否完备。 (三)审查企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管理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检查企业固定资产保养、维修;资产计价和折旧、折耗或摊销的计算;资产定期盘点;固定资产的盘存报废处理;会计记录等业务是否规范。 第十九条 对企业投资内部控制进行审计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审查企业投资论证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检查企业投资前期准备工作是否充分,可行性研究是否真实、可靠。 (二)审查企业投资审批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检查企业投资立项、计划安排、资金筹集方案、组织实施等控制程序和措施是否严密、有效。 (三)审查企业有价证券投资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检查企业有价证券投资审批、资产取得、保管、处置等业务处理程序和控制措施是否严密、有效。 (四)审查企业投资收益和投资资产期末计价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检查企业投资收益是否全部按规定入帐,投资资产期末计价是否准确。 第二十条 对企业筹资内部控制进行审计监督的主要内容是,审查企业筹资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检查企业筹资方式是否恰当;办理债券或股票发行登记注册手续是否完备;签订各种借款合同是否合法;委托发行、债券或股票保管控制措施是否严密;定期计算和支付利息、股利是否正确;会计记录是否及时准确;是否有足够的偿债资金;企业投资者权益是否得到合理表述。 第二十一条 对企业往来结算业务内部控制进行审计监督的主要内容是,审查企业往来结算内部控制程序和措施,检查企业往来结算记录是否正确,清理、催收、清算是否及时;坏帐损失的审核、批准、处理手续是否完备。 第二十二条 对企业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进行审计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审查企业是否配备了与会计电算化相适应的计算机设备,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是否达到了财政部《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的要求。检查企业计算机替代手工记帐是否经过有权批准的部门批准。 (二)审查企业会计电算化控制制度的健全性。 1、检查企业会计电算化主管、软件操作、审核记帐、电算维护、电算审查、数据分析是否有明确分工。 2、检查企业对上机操作人员使用会计软件的操作内容、权限是否作了明确的规定。 3、检查企业是否有严格的操作密码管理制度,是否指定专人定期更换密码。 4、检查企业有无预防已经输入计算机的原始凭证和记帐凭证等会计数据未经审核而登记机内帐簿的措施。 5、检查操作人员离开机房是否执行了相应命令退出会计核算软件。 6、检查企业是否有专人保存必要的上机操作记录。 (三)审查企业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管理内部控制措施。 1、检查企业机房安全、计算机正常运行有无严格的保障措施。 2、检查企业有无保障会计软件和会计数据安全、保密措施。 3、检查企业对正在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进行修改,对通用会计软件进行升版和计算机硬件设备更换有无严格的审批手续和经过内部审计机构审查,是否由独立的第三人进行监督。 4、检查企业是否有严密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排除故障的管理措施。 (四)审查企业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控制措施,检查企业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是否符合规定。 第二十三条 煤炭内部审计机构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审计监督,实行就地审计方式。 第二十四条 煤炭内部审计机构按照下列审计程序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审计监督: (一)了解企业岗位设置、人员配备是否符合内部控制要求。 (二)审阅企业各种文件,了解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取得与审计内容有关的信息。 (三)找出企业各项内部控制关键控制点,绘制内部控制标准流程图。 (四)运用《内部控制制度问题式调查表》对企业内部控制状况进行调查。 (五)对内部控制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进行健全性测试,找出企业内部控制的弱点。 (六)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合理性进行初步评价,对控制弱点进行分析。 1、初步评价企业所有控制目标是否已经达到,各种管理制度是否体现了内部控制的要求。 2、内部控制的设置是否合理;有无不必要的控制点;每个需要控制的地方是否都建立了控制环节;控制职能是否划分清楚;人员之间的分工和牵制是否恰当。 3、分析内部控制弱点是否有补偿性控制;控制弱点产生的潜在错误及其重要影响。提出进一步审查的目标。 (七)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符合性测试。 1、对实物资产进行盘点。 2、对有关业务人员操作情况进行“实地观察”。 3、用“检查证据法”,对分项审计内容逐个选择若干笔业务进行“穿行测试”。 4、对“穿行测试”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重点检查。 5、审计人员认为可以采用的其他方法。 (八)收集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九)根据审计结果,依据《煤炭内部审计机构审计事项评价规定》对企业内部控制状况进行评价,提出审计报告。对查出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财务收支行为,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进行处理。对审计中查出的企业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和内部控制弱点,应当认真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可行的改进意见与建议,向被审计单位和企业领导或有关部门反映。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煤炭工业部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
|
|
法规解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