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务总监网
服务产品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1
  • 2
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解析 >> 正文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利润总额项目的填报
发布日期:2008/12/16 来源: 编辑:Gary 阅读次数:2961次
 
    填报原则和填报对象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主表1行至13行为利润总额的计算部分,根据报表说明,“利润总额的计算”中的项目,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其数据直接取自利润表;实行《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等会计制度的企业,其利润表上项目与本表不一致的部分,应当按照本表要求对利润表上的项目进行调整后填报。

  另外,该部分的收入、成本费用明细项目对于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纳税主体,要求填报的附表是不同的:

  适用《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或《小企业会计制度》的纳税人,通过附表一(1)《收入明细表》和附表二(1)《成本费用明细表》反映;适用《企业会计准则》、《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纳税人填报附表一(2)《金融企业收入明细表》、附表二(2)《金融企业成本费用明细表》的相应栏次;适用《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非营利组织,填报附表一(3)《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收入项目明细表》和附表一(3)《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支出项目明细表》。

  说明事项

  此部分内容的数据来源于会计口径,需要关注以下几方面。

  “营业收入”的填报主表第1行为“营业收入”,填报纳税人主要经营业务和其他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本行数据来源于附表一,应根据“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一般企业通过附表一(1)计算填列,对于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数据直接取自利润表的营业收入,对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或《小企业会计制度》的纳税人,本行数据等于利润表上主营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收入之和。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项目详见附表一(1)。这里特别强调,营业收入不包括视同销售收入,视同销售收入在纳税调整增加额一行体现。

  金融企业通过附表一(2)《金融企业收入明细表》计算填列。包括银行业务收入、保险业务收入、证券业务收入和其他金融业务收入四项之和,具体项目详见附表,这里同样注意营业收入不包括视同销售收入。

  关于事业单位的填报,根据附表一(3)的填表说明:第3行至第7行累计金额填报主表第1行“营业收入”,据以作为计算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扣除限额的计算基数。表表之间关系是:第3+4+5+6+7行=主表第1行,第8行=主表第9行,第10行=主表第16行。

  由此看来,应该是将附表一(3)的第3项~第7项之和填入主表第1行,第8行(投资收益)填入主表第9行(投资收益),那么第2行(政府补助收入)和第9行(其他收入)就只能填入主表第11行(营业外收入)了。

  计算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扣除限额的计算基数

  一般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视同销售收入;

  金融企业:营业收入+视同销售收入;

  事业单位:附表一(3)第3行至第7行合计,即上级补助收入、拨入专款、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缴款之和。

  利润总额中包括境外应税所得

  根据主表项目间的钩稽关系可知,计算利润总额时,对于有境外所得的纳税人来说,应该包含此部分境外应税所得,从而与在附表三《纳税调整明细表》中要先全额调减境外应税所得相对应。

  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如何调整报表

  因为本纳税申报表的利润总额项目是以《企业会计准则》为基础编制的,对于实行《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等会计制度的企业,如何按照本表要求对利润表中的项目进行调整后填报?为便于纳税人掌握调整方法,现将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主要差异点归纳如下表。
 
  相关附件:
  相关文章:
关键字搜索:
更多>>
网站简介 | 网站帮助 | 服务产品 | 联系我们 | 防范电子发票重复报销软件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网站导航
中国财务总监网(www.chinacfo.net)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64313号
电话:010-58401437 5840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