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高效照明产品推广工作会议,部署首批5000万个高效照明产品推广工作,决定对大宗用户和城乡居民分别给予30%和50%的财政补贴。
有关专家表示,这是我国首次运用财政补贴手段支持涉及广大消费者的终端节能产品推广,是节能产品推广机制的一大创新,标志着我国正式启动了高效照明产品推广工程。
“省电不省钱”困扰节能灯具市场
据了解,我国是全球第一大节能灯生产国,但大部分产品出口国外。数据表明,我国目前家庭使用节能灯的比重只有20%左右,低于国际节能灯普及率。究其原因,与白炽灯相比,节能灯的生产技术和工艺相对复杂,价格一般要高出十几倍。因此,这种“省电不省钱”的怪圈必然在市场终端抑制消费者的购买热情,从而使节能灯的推广陷入尴尬之中。
五一小黄金周期间调查证实了节能灯市场存在的“叫好不叫座”情况。在万隆汇洋灯具灯饰批发城和兴隆灯饰市场,整个灯具市场高效节能照明产品占到了95%以上,而且形状各异、色彩斑斓。但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这两家灯具市场里消费者寥寥无几,很多销售人员显得十分无聊,有的玩着电脑游戏,有的干脆趴在桌子上睡起觉来。市场门前的几个促销点也是冷冷清清,很少有人问津。节能灯的亮度的确比普通白炽灯高,但价钱也高,细算下来,节能灯省电不省钱。
据了解,目前功率为10瓦的节能灯市场价约为20元,功率为40瓦的白炽灯价格约为1元。若以每天开灯5小时,1千瓦时电0.5元计算,功率为10瓦的节能灯1年电费要比功率为40瓦的白炽灯少27元。但是,现在市场上的很多节能灯尽管广告宣传说能用3年以上,但实际上往往用不了1年就坏。那27块钱还没省出来呢,您还得为省下一个27块再花20块买个新的接着‘省’!
有不少消费者在选购照明产品时都会首先拿起节能灯看上半天,而最终选择的却往往是普通白炽灯。记者为此追问了好几个消费者,回答都是节能灯太贵了。看来,用不用节能灯,价格是个关键因素。
中山市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是这次5000万个高效照明产品推广的中标企业之一。该公司北京区总经理张喜丰表示:“普通消费者购买节能产品时,首先看的是灯具的价格与性能。如果一次性多支付的钱,不能在一个短时间内靠节能产品的优势‘补偿’回来,他们肯定会放弃节能产品,转而购买普通产品。所以,当节能不省钱时,老百姓大多是不会选择节能产品的。”
30元的节能灯有望6元钱买回家
中国照明学会副秘书长刘醒明表示,高效照明产品“节能不节钱,叫好不叫座”的情况确实普遍存在。这次采取财政补贴的激励机制就是要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据了解,这次补贴的方式采取间接补贴,即由企业按中标协议商定的供货价格减去财政补贴后的价格销售给用户,使消费者成为最终受益人。大宗用户可按中标协议供货价格30%获得财政补贴,而城乡居民则可获得相当于中标企业供货价格50%的补贴。
业内人士预测,对大宗用户和城乡居民分别给予中标协议供货价格30%和50%的财政补贴,高效节能产品的市场价格将下降一半左右。举例来说,1个30元的节能灯,中标的生产企业可获得9元的补贴,消费者可获得15元补贴;如果中标企业把所得的补贴全部让利于消费者,那么原价30元的节能灯,消费者只花6元钱就能买到。
北京欧莱仕电器有限公司经理陈翔表示,如此大的补贴力度将使推广的产品价格达到一般用户和家庭都能接受的程度,从而能有力地推动节能照明产品尽早成为“万家灯火”。
财政补贴并不是一开始就拨付给企业的,而是在企业的产品质检合格后才拨付。该学会副秘书长刘醒明说,目前市场上大多数高效节能产品年平均寿命只有2000个小时左右,而获得财政补贴的高效照明产品平均使用寿命必须达到5000小时以上。刘醒明说,价格低了,质量高了,高效节能照明产品必然会更受青睐。财政补贴的政策给整个市场传递了十分积极的信号。
受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的委托,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负责这次高效照明产品招标的代理工作。该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承担首批5000万个高效照明产品推广的企业共有13家,财政补贴的产品分别是普通照明用自镇流荧光灯和三基色双端直管荧光灯(T8、T5型)。
据了解,因推广高效照明产品而需拨付的财政资金量有关部门还没有公布,不过据刘醒明透露,有关部门已经做好了相应的预算,如果有必要,还将加大财政补贴的力度,推广第二批高效照明产品。
财政扶持,照明产品生产企业感受到“暖暖春风”
刘醒明说,借助财政补贴带来的价格优势和质量优势,这次推广的高效照明产品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市场,节能灯市场“叫好又叫座”不是梦。
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负责这次招标工作的安炜说,国内生产节能灯的众多厂家对这次招标工作非常重视,积极程度大大超出预期。有不少公司为了成功竞标,打出了几乎不赚钱甚至亏本的价格。安炜说,对生产高效照明产品的企业来说,能否在这次竞标中赚钱都是次要的,企业最看重的还是节能照明产品未来巨大的市场空间。因为这次机会将给企业占领市场、提高品牌知名度奠定必要的基础。
中山市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区总经理张喜丰表示,这次财政对高效照明产品的补贴力度让众多生产照明产品的企业感受到了“暖暖春风”。他说,目前大多数厂家的利润率大约保持在10%的水平上,虽然将来降低价格这个必然的趋势会导致总体利润率水平降低,但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市场的深度挖掘,他相信“赚更多的钱只是时间问题”。
据中国照明学会预计,未来5年内国内节能照明产业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接近30%.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更多先进技术的进入,更多资本的投入和更多消费者的青睐,这个市场必定会越来越成熟。只是现在补贴政策刚刚出台,要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等到受补贴的首批5000万个高效照明产品进入市场以后。
不过,刘醒明也表示,目前国内照明行业的竞争格局还未能迅速向大企业集中,价格传导机制也不顺畅,行业利润率仍徘徊在价格竞争导致的低水平上,况且受补贴的产品范围毕竟有限,高效照明产品的优势还没有形成足够的合力。他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够进一步采取宏观调控措施,推动照明行业进入更高水平的市场竞争,从而使产品科技含量更高,质量更有保证,价格更低廉,也使行业发展更加规范。他说:“不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光靠财政补贴‘扶着走’的行业,永远不会成为一个成熟而健康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