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务总监网
服务产品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1
  • 2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要闻 >> 正文
别往最低工资里“注水”
发布日期:2014/4/22 来源:财会信报 编辑:Gary 阅读次数:2477次

   从4月1日起,北京再次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由目前的每月1400元,调整为每月1560元,增长11.4%。各地虽然最低工资标准看起来不是很高,但与职工平均工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然而要把这样的好政策落到实处,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就预示着增加用人单位的劳动力成本。如果不能从管理中要效益,那就只能挤压老板的利润空间。尤其是一些经营相对困难的企业,这就像割他们的肉一样疼。于是,就有人想了很多招术,在最低工资标准的问题上“做猫腻”和“玩游戏”。
  一种办法,是在最低标准工资中扣除劳动者个人应缴纳的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所以这次北京人力社保局宣布,最低工资标准的收入,必须是劳动者个人能够拿到手的“净收入”。如果用人单位在最低工资标准的基础上,再扣除劳动者的社保费用等,就属违规行为。
  一种办法,是把劳动者加班加点的劳动收入也计算到最低工资里头。乍一看,发放的工资数目,达到或超过了最低工资标准。实际上,大量的加班费都混算其中。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无论哪个地方的最低工资标准,指的都是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5个工作日。如果延长工作时间或节假日加班,就必须另外足额支付加班费。
  一种办法,是把最低工资标准作为绝大多数职工的工资基数。有一些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招录了生产工人之后,其工资基数全部按最低工资标准计算,而且几年不变。最低工资是最低标准,是对职工生活的基本保障。在企业初创或相对困难时期,可以参照执行。但如果企业发展了,赢利了,职工收入理应顺势增长。
  一种办法,是恃强欺弱混算账。这个问题,在一些小公司、小企业或零散用工中非常严重。有的只发生活费,完成任务再提成;有的是张嘴一口价,钱就这么多,你爱干不干;还有的实行包干制,干多少活拿多少钱。在这些地方,没有最低工资的概念,也没有加班费、社保金的说法。劳动者多是普通外来务工人员,只能忍气吞声。
  最低工资标准能不能成为“最净收入”和“最低收入”,关键在于管理和监督。最低工资标准公布了,不等于最低收入群体就把钱拿到手了。这里边还有很多的问题要研究,很多的谜底要揭穿,很多的漏洞要堵塞。所以我们希望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把更多的着眼点放在低收入者身上,把政策落实,把好事办好。

 
  相关附件:
  相关文章:  
关于印发《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缴费服务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9-04-15]
关于认真落实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政策的通知 [2019-04-04]
关于进一步落实好简政减税降负措施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 [2018-09-20]
关于稳妥有序做好社会保险费征管有关工作的通知 [2018-09-13]
成本管理,微利时代助企业创造竞争力 [2014-12-10]
关键字搜索:
更多>>
网站简介 | 网站帮助 | 服务产品 | 联系我们 | 防范电子发票重复报销软件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网站导航
中国财务总监网(www.chinacfo.net)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64313号
电话:010-58401437 5840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