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上市公司在招股书中披露的数据与公开数据出现偏差并不新鲜,不过这次发生在银龙股份身上却很少见——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数据与客户披露的数据相差一倍。 数据打架 天津银龙预应力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银龙股份”)5月5日披露的招股书(申报稿)显示,上市公司国统股份(002205.SZ)曾出现在公司2011年和2012年的前五大客户名单中。其中在2011年,公司对国统股份的销售收入为4868.80万元,占其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08%;2012年,对国统股份的销售收入降至3934.36万元,占其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97%。 但这与国统股份2011年和2012年年报披露的数据存在较大差距。国统股份年报显示,银龙股份在这两年内一直是其第一大供应商,2011年其对银龙股份的采购金额高达9472.24万元,占其年度采购总金额的近三成,这一数字与银龙股份所披露的差距达4600余万元,相差近一倍。2012年,国统股份对银龙股份的采购金额也与银龙股份所披露的不同,为4613.66万元,相差约680万元。 一位注册会计师对《第一财经日报》分析称,绝大多数出现差额的是因为税金问题,如果已经开具发票,基本不会出现差额,如果还没有开发票,或者只开了部分发票,确认收入时,一方按照含税金额,一方未含税,可能会有所不同,只要解释得过去即可。但是即使不同,差额也不会过大,若超过税金金额,应该是其中一家的数据出错了。 他并称,若因为税金问题,一般会是供应商的数据更高,而银龙股份作为供应商,其销售数据却小于国统股份的数据,虽然这与行业情况、合同约定情况有关,但可以说肯定是其中一方的数据存在问题。 飞天诚信早有先例 实际上,此前已有部分拟IPO公司所披露销售或采购数据,与相关上市公司披露不符的情况。如在近日重新披露招股书申报稿的飞天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曾在其于2012年所披露的招股书申报稿中,出现过采购数据与国民技术(300077.SZ)所披露不一致的情况,并受到市场质疑。即使在其重新披露的招股书中,其2011年数据仍与国民技术所披露不符。不过在2012年及2013年,其数据已经完全一致。 而在2013年,尽管国统股份已经不在银龙股份的前五大客户名单中,但名单中出现的另一家上市公司青龙管业(002457.SZ),也出现了同样的数据对不上号的情况。当年,银龙股份对第四大客户青龙管业的销售收入为8372.69万元,而在青龙管业的年报中,并没有相同数据出现。青龙管业并没有披露其供应商名称,但其对第一大供应商的采购金额达1.01亿元,而对第二大供应商的采购金额则为7851.60万元。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辽宁本钢钢铁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本钢商贸”)出现在银龙股份2013年前五大客户之首,对其销售收入高达48434.30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4.79%。与此同时,在前五大供应商名单中,本钢北营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北营钢铁”)也同时出现,银龙股份对其采购金额为39154.75万元,占总采购金额的27.12%。 银龙股份解释,2012年12月25日,发行人与本钢商贸签订《PCCP管道用冷拉预应力钢丝的购销协议》,PCCP管道用冷拉钢丝所用原料由北营钢铁提供,发行人加工后由本钢商贸回购。而在2012年12月7日,银龙股份也刚刚在本溪设立一家全资子公司本溪市银龙股份材料有限公司。 正是因此,在2012年业绩表现并不出色的银龙股份,2013年主营业务收入较2012年增长61314.46万元,增幅达46.63%。其中预应力钢丝系列产品增幅最高为72.46%,即为PCCP管用钢丝销量大幅提高所致。 而在2013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也出现大幅增加,由2012年的5418.29万元增至2013年的12186.57万元,增幅高达1.25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