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1971年美国纳斯达克市场成立为起点,创业板市场在海外已经有近40年的历史。70年代和80年代,海外创业板的发展经验仅限于美国。90年代,情况发生变化,出于各国发展形势的需要,受纳斯达克成功经验的感召,海外出现了争相发展创业板的局面。海外运行的创业板绝大多数是在这个时期设立的。
2000年3月网络股泡沫破裂,纳斯达克指数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由5132点下跌到1108点,其他创业板市场也经历了类似的股价暴跌。但纳斯达克和其他大多数海外创业板市场经受住了这次考验,创业板的基本理念、发展模式也经受住了考验。经受了这场危机的洗礼后,海外创业板发展步伐更快,也更加稳健,总体上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原有市场稳步发展。以美国纳斯达克、英国AIM、日本佳斯达克、韩国科斯达克、加拿大TSX-V市场等为代表的老牌创业板市场发展势头良好。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市场流动性和融资能力大幅提升,有的甚至超过了相应的主板市场。2007年AIM市场融资额达290亿美元,不仅帮助伦敦交易所夺得全球融资额冠军,也使伦敦成为世界上最有活力、最受中小企业欢迎的金融中心。在全球股市动荡的2008年,AIM市场仍有27宗IPO,居境外所有交易所的第二位。纳斯达克近年来的IPO数量一直占美国市场总数的50%以上。到2008年11月底,韩国科斯达克仍有900多家上市公司,总市值占本国GDP的10%以上,交易额超过了主板市场。
第二,新的市场纷纷设立。2002年到2008年,海外新设13家创业板市场。其中,印度孟买交易所2005年设立的Indonext市场,目前上市公司已经超过2700家,市值超过200亿美元,极大地促进了印度高科技产业和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2003年德国整合原有的Neure Market,于2005年重新设立了由交易所监管的创业板Open Market,IPO数量在2006、2007年分别达到59家和43家。
第三,创业板的市场形象不断提升。2002年以后,尤其是近几年,海外创业板市场开始改变其低端市场的形象,在全球证券市场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纳斯达克于2006年被美国证监会批准成为全国性证券交易所,日本佳斯达克于2004年成为了交易所市场。2005年,韩国将韩交所、韩国期货交易所及科斯达克合并成立了新的韩国证券期货交易所,科斯达克由此成为韩国证券市场的重要主体之一。一些成熟交易所市场也主动拥抱创业板,以吸引高成长性的创业企业上市,增强交易所的持续发展能力,如泛欧交易所于2005年设立了Alternext板块,纽交所于2006年通过合并群岛交易所拥有了Arca高增长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