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务总监网
服务产品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1
  • 2
当前位置:首页 >> CFO管理文摘
观察: 规范海外并购,保护还是掣肘
发布日期:2008/8/4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linda 阅读次数:2968次
 

    平安斥巨资进军海外金融市场,称得上是“大手笔“了。然而,到目前为止,平安投资还没有让人看到成功的迹象,平安投资富通已产生100亿元的巨额亏损,这足以让人对平安的“大手笔”产生担心和怀疑。

    巨额亏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对平安的信心。7月2日,平安股票再度于收盘前被封死跌停板。若不考虑复权,当日其43.04元的收盘价,已创A股上市以来新低;H股股价亦暴跌7.759%,收于53.5港币。来自恐慌抛售群体中普遍的说法是,这次下跌,与平安在海外投资上的亏损直接相关。

    这样的事实摆在眼前,再加上多家金融机构海外竞购的乱象,中资金融机构境外并购很自然就成为一个“争议性”话题。而有关政府监管部门以行政之手规范金融机构境外并购活动,也就有了“该出手时就出手”的现实依据了。据媒体披露,由财政部牵头、“一行三会”(央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协调配合,拟订金融机构境外并购管理办法,目前已形成征求意见稿,并向相关金融机构征询了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有一条规定,如果在项目审批期间,拟并购的境外金融机构出现巨额亏损等情况,监管部门可要求相关金融机构停止并购。

    这样来说,像平安这样的投资行为,如果出现在并购管理办法出台之后,很有可能被制止。真是如此,平安的巨额亏损就不会出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并购管理办法如正式出台,就可能对企业形成有力的保护,可以帮助企业规避风险。

    然而,也有不少意见认为,评价一个企业的投资行为,特别是投资上的大动作,不能以短期的股价波动或者以短期博利为标准,必须从长远来考虑。富通是欧洲最大的金融机构之一,有成熟的市场以及稳定的派息政策,所以平安对于富通的选择有一定的道理。

    这种观点,当然有其道理。毕竟,在不少成功的并购案例中,并购的功效是在一定时间后才显现的。比如,1995年,福特汽车公司购买了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0%的股份,直到4年后,江铃汽车每股仍亏损0.21元。到2001年,江铃汽车开始扭转被动局面,每股收益达到0.12元;而到2002年,公司就迸发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持长期效益观的人,可能对平安的投资前景看好。事实上,这种可能完全是存在的。于是,就有了一个问题:平安这种投资,因为短期收益不佳,如在政府的并购管理办法出台之后,可能被制止。可是,这类行为又存在着较好的远景,如果行政出手干预,企业就没有可能去尝试,失去一次发展壮大的可能。这样的话,政府的规范作为实际上就形成对企业的掣肘。

    平安海外投资的实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和研究海外投资如何规范的标本。以行政之手规范企业行为,可以为企业提供保护,但的确又可能影响到企业的自主决策和大胆尝试。于是,如何帮助企业规避风险,但是又给企业施展身手的空间,成为规范海外并购必须准确把握的一个度。


 
  相关附件:
  相关文章:
关键字搜索:
CFO管理文摘
CFO职场
CFO商业观察
经营管理
财务管理
会计与税务
更多>>
网站简介 | 网站帮助 | 服务产品 | 联系我们 | 防范电子发票重复报销软件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网站导航
中国财务总监网(www.chinacfo.net)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64313号
电话:010-58401437 5840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