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铁矿石价格攀升,一年一度长协矿谈判推进艰难。有钢铁企业向国家有关部门建议,成立国家矿业公司统一进口铁矿石,以加强话语权,扭转被动局面。
记者以为,这一建议不失为良策,但就当前我国钢铁业的现实状况而言,其实施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时下当务之急,还是要加快我国钢铁业的重组整合,只有在股权层面上做到利益统一,才能一致对外,提升谈判的话语权。
根据建议,国家矿业公司可由国内16家最大的千万吨规模钢厂投资参股组成,对铁矿石统一进行采购和投资,然后根据股权比例对铁矿石进行分配。其采购数量每年可以达到2亿吨左右,采购金额可达500亿-1000亿元。
如果这一建议能够成真,对于解决目前的铁矿石谈判困境无疑提供了有力的武器。去年,我国进口铁矿石达6.3亿吨,占国际海运贸易量的一半。如果是一家企业掌控如此巨大数额进口量,必然在铁矿石价格谈判时掌握更多话语权。而我国拥有铁矿石进口资质的钢企和贸易商共有一百多家,不但进口渠道极为分散,进口秩序也相当混乱。国外矿山可以先跟一家钢厂谈,摸清了这家钢厂的底线后,又在此基础上与另外一家杀价,这对整个谈判非常不利,导致中国钢铁业在成本上损失巨大。而且,这也关系到国家整体经济利益。
放眼全球,河北钢铁集团的建议早有成功范例。“日本模式”一直是国内钢厂参考研习的对象,日本5个最大的钢铁企业基本上就代表了国内的钢铁产量,其与专门从事进口铁矿石的“商社”形成交叉参股,使得日本在铁矿石进口上做到“一致对外”。
不过,同样的模式却并不一定适合现在的中国钢铁业,美好的愿望在现阶段并不具备实现条件,甚至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恐怕还只能停留在“嘴上说说,纸上谈谈”的状态,操作难度很大。
一方面,从现实利益分析,只要长协矿价格整体低于现货矿,拥有进口权的钢厂就能从中获利。某业内人士表示,“铁矿石采购涉及很多利益,要求每家钢厂交出矿石采购权,目前不大可能。”同时,每家钢企与三巨头之间的长期协议都有十年八年,协议的废立也是一个问题。
另一方面,采购来的铁矿石如何分配也是棘手的事情。最大的困难在于分配比例不易达成,而且各个钢厂对铁矿石的需求不一样,各个矿山的品种品位也不一样,这些都为有序分配设置了障碍。
当然,理想是可能成为现实的,只不过需要视目前国内钢铁行业联合重组的进程而定。有研究员表示,国内钢铁行业组织太松散,规模大小不一,思维、行动、看法都不尽一致,风险不能共担,做不到一致对外,不如加大力度推进钢铁行业重组。只有国内钢铁行业的集中度大幅提升,才具备基础来操作这件事情。如果钢铁企业从目前的百家减少到几家,那就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成立国家矿业公司不如加快企业重组。根据中央部署,2010年将是钢铁业结构大调整的一年。虎年春节刚过,宝钢集团和沙钢集团就在京签署战略协同合作意向协议;济南钢铁和莱钢股份也公告称,将以换股吸收合并的方式实现山东钢铁集团主业资产的整体上市。
可以预见,随着国内钢铁业联合重组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跨所有制、跨地域和市场化的重大资产重组将在钢铁行业涌现,最终实现中国钢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和话语权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