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三天的下跌并未使市场风险得到充分的释放,昨日A股再度出现杀跌行情,上演四连阴。沪指下跌逾2%,而创业板更是重挫4.37%。从盘面上看,两市超80只个股跌停,恐慌情绪迅速蔓延。 地产价格下跌成导火索 对于A股下跌的原因,市场一致认为起因于房地产。 日前,兴业银行等部分商业银行传出将收紧房地产及相关行业贷款的消息,钢铁、水泥等相关产业链的融资条件同时收紧,而该事件或成为引发市场恐慌的导火索。 面对市场出现的大跌的情况,平安证券策略分析师王韧等认为,地产市场的担忧对A股市场的短期冲击主要是市场心理层面不确定性的增加,放大市场的波动;趋势上可能会加大地产产业链信用风险的担忧。结合经济、资金和政策面的变化,节后风险溢价回落驱动的反弹行情难再延续,市场情绪的乐中生变,意味着市场难免会有所调整。 实际上,在担忧房地产市场风险的同时,人民币的贬值也加剧了市场的悲观预期。交银国际洪灏分析,从历史上来看,人民币的突然暴跌使市场动荡不已,比如央行于2010年8月意外把人民币基准利率上调0.5%,也触发类似的市场波动,即每一次人民币的主动贬值都引发了一场中国股市的暴跌。 申银万国证券认为,人民币汇率出现五连跌的走势,引发本币贬值的热议,进而产生热钱流出的担忧;同时,业界也是在激辩房地产市场价格松动的问题。这一切,对于A股房地产、银行以及相关周期类的品种产生一定的压力。医药前市还比较强,但在跳水面前也迅速走低,建议控制仓位,先回避杀跌情绪为宜。 创业板见顶还是假摔? 昨日上午,创业板指数刷新历史高点。不过,伴随着网宿科技的跌停,创业板却上演了惊魂一跳。截止昨日收盘,创业板指数跌幅达4.37%,共45只个股出现跌停,成为了A股重灾区。 对于创业板的下跌,申银万国首席分析师桂浩明指出,昨日以创业板为代表的中小盘股的下跌更多是情绪面的集中宣泄。今年以来,创业板指数表现气势如虹,并在近期连续刷新历史新高,目前板块整体估值相对偏高,本身面临着一定的调整压力,而主板市场自上周回调以来,四个交易日已跌去逾100点,创业板昨日以急跌方式调整并不意外。回顾创业板底部反弹以来的历程,跌幅超过4%的情况并不少见。 经过昨日的杀跌后,市场人士对于创业板的未来仍然表示乐观。平安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韧表示,长期而言,经济结构转型支撑创业板指数走出结构性牛市的投资逻辑并未遭遇破坏,传统产业支撑经济持续走强并不具备基础。创业板趋势性走坏的时刻尚未到来。股指短线或不被看好,但板块仍将延续轮动格局,TMT、环保、电力设备、农业、服装等行业仍将是市场投资热点。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董事总经理周金涛认为,未来市场还将延续结构分化的行情,强者恒强。 基金分歧加剧 而实际上,在创业板高位震荡的同时,公募基金仓位的变化显示出分歧早已存在。 据统计,上周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为88.92%,较前一周上升1.17个百分点;混合型基金平均仓位为76.28%,较前一周下降0.36个百分点。537只偏股型基金中,有133只基金仓位保持不变,有230只基金选择加仓,另有174只基金选择减仓,选择加仓的基金数量要多于减仓的基金。 令据数据显示,公募基金、券商集合与社保基金在去年三季度已经有减仓创业板的迹象。公募基金持股从49.66亿股减少到36.15亿股,持仓市值从1148.57亿元下降至1082.34亿元,券商集合与社保基金持股数与持仓市值比不上公募基金但也呈现下降趋势。 有业内人士指出,从宏观经济数据看,2月汇丰中国制造业PMI(初值)数据降至48.3,为去年从7月以来最低水准,显示经济仍处于缓慢下行过程中,大盘蓝筹股依然缺乏整体性机会,而央行连续两次正回购显示流动性在节后的宽裕程度正在逐步休整,更为重要的是,成长股“蜜月期”将随着3月年报、4月一季报进入“业绩验证期”,短期主题性炒作有望逐步减弱。
|